如何判斷你的目標院校是擴招還是縮招?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5209發表于2021-05-31
[摘要] 更多考研復習備考資料,可進考研資料q群自行下載:366757174
在21考研調劑階段,也有院校臨時擴招。在21考研結束之后,院校的擴招情況逐漸清晰,下面這些全日制統招專業在2021考研復試中都臨時擴招了,其中有些還是熱門專業。
重慶大學
是目前已知擴招力度最大的985
機械(專碩):擴招100多人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近70人
法律(非法學)(專碩):擴招55人
應用統計(專碩):擴招約40人
金融(專碩):擴招32人(其中有9個名額來自推免,因為推免沒招滿,給了統招;另外23個名額是真正擴招的)
材料與化工(專碩):擴招31人
控制科學與工程:擴招22人
社會工作(專碩):擴招17人
吉林大學
文學院的中國史、漢語國際教育(專碩)、新聞與傳播(專碩):分別擴招9人、16人、24人
計算機學院擴招,一志愿進復試的幾乎全要了
湖南大學
多數專業有擴招,擴招人數較多的專業有:
材料與化工(專碩):擴招45人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約35人
管理科學與工程:擴招22人
基礎醫學:擴招16人
材料科學與工程:擴招15人
法律(非法學)(專碩):擴招14人
機械(專碩):擴招10多人
資源與環境(專碩):擴招10多人
金融(專碩):擴招11人
學科教學(思政)(專碩):擴招10人
西安交通大學
微電子專業有擴招,原計劃學碩3人、專碩55人,最后錄取學碩8人,專碩72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金融(專碩)擴招3人
湖北大學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約50人

貴州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專碩)和英語筆譯(專碩)分別擴招17人和5人
江西師范大學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了50人,而且一志愿上線全部錄取
如何判斷院校是在擴招還是在縮招
截止目前,21考研擬名單基本公布,我們可以根據目標院校研究生院公布的擬錄取名單來判斷實際錄取人數(包括一志愿錄取及調劑錄取)。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碩
在研招網的21年碩士專業目錄中顯示統考金融專碩招生人數89人。但在最新2021年擬錄取名單中,人大財政金融學院統考全日制招生金融專碩實際錄取111人,比原計劃多錄取22人。人大去年20年擬錄取名單,金融專碩擬錄取人數78人。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
再以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為例,在2020年9月中旬公布了2021年碩士招生簡章,其中金融碩士招生計劃122人。
到了2020年10月26日,也就是報名結束前4天(推免生擬錄取結果公布后),中央財經大學研究院官網又公布一則通知《2021年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根據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列示的普通計劃招生人數,結合推免生接收人數(含支教團推免生報名情況),公布了普通計劃統考招生人數。
這份剩余統考計劃中,金融碩士招生計劃是39人,與原來2021年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的122人相比少了83人。
所以,如果單一只憑專業目錄中或者研招網的招生計劃去判斷該學校招生人數,可能造成誤判,有些專業目錄中的招生計劃包括推免生人數,實際擬錄取名單中的人數少一大截;也有些可能有擴招,導致一部分考生看到招生人數少,就選擇放棄心儀的目標院校。
那么大家在搜集包括院校招生人數的相關數據時,研招網的碩士目錄、院校研究生院近三年的專業目錄的招生計劃、近三年最終擬錄取名單該專業實際招生人數,綜合去判斷該校招生人數。如果實在無法判斷,可以電話咨詢院系招辦老師。
一定要學會自己搜集對比報考數據,以同樣的方法可以判斷目標院校的真實招生情況,深度挖掘報考信息。這樣做出的選擇,初試努力才不白費,才有可能是最正確、考上幾率最大的選擇。
當然,擴招僅僅是相對考上的幾率大,但擴招并不等于好考,還需要綜合其他指標,比如復試分數線、考試內容、學校排名等等。
總之,擇校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每一位考研人嚴肅、認真對待,切不可盲目隨大流,別人的主觀感受“好考”、“難考”都不等于你的感受,要以數據說話,最終定下目標院校。
重慶大學
是目前已知擴招力度最大的985
機械(專碩):擴招100多人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近70人
法律(非法學)(專碩):擴招55人
應用統計(專碩):擴招約40人
金融(專碩):擴招32人(其中有9個名額來自推免,因為推免沒招滿,給了統招;另外23個名額是真正擴招的)
材料與化工(專碩):擴招31人
控制科學與工程:擴招22人
社會工作(專碩):擴招17人
吉林大學
文學院的中國史、漢語國際教育(專碩)、新聞與傳播(專碩):分別擴招9人、16人、24人
計算機學院擴招,一志愿進復試的幾乎全要了
湖南大學
多數專業有擴招,擴招人數較多的專業有:
材料與化工(專碩):擴招45人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約35人
管理科學與工程:擴招22人
基礎醫學:擴招16人
材料科學與工程:擴招15人
法律(非法學)(專碩):擴招14人
機械(專碩):擴招10多人
資源與環境(專碩):擴招10多人
金融(專碩):擴招11人
學科教學(思政)(專碩):擴招10人
西安交通大學
微電子專業有擴招,原計劃學碩3人、專碩55人,最后錄取學碩8人,專碩72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金融(專碩)擴招3人
湖北大學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約50人

貴州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學科教學(英語)(專碩)和英語筆譯(專碩)分別擴招17人和5人
江西師范大學
電子信息(專碩)擴招了50人,而且一志愿上線全部錄取
如何判斷院校是在擴招還是在縮招
截止目前,21考研擬名單基本公布,我們可以根據目標院校研究生院公布的擬錄取名單來判斷實際錄取人數(包括一志愿錄取及調劑錄取)。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專碩
在研招網的21年碩士專業目錄中顯示統考金融專碩招生人數89人。但在最新2021年擬錄取名單中,人大財政金融學院統考全日制招生金融專碩實際錄取111人,比原計劃多錄取22人。人大去年20年擬錄取名單,金融專碩擬錄取人數78人。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
再以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為例,在2020年9月中旬公布了2021年碩士招生簡章,其中金融碩士招生計劃122人。
到了2020年10月26日,也就是報名結束前4天(推免生擬錄取結果公布后),中央財經大學研究院官網又公布一則通知《2021年碩士研究生統考招生計劃》,根據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列示的普通計劃招生人數,結合推免生接收人數(含支教團推免生報名情況),公布了普通計劃統考招生人數。
這份剩余統考計劃中,金融碩士招生計劃是39人,與原來2021年碩士招生專業目錄中的122人相比少了83人。
所以,如果單一只憑專業目錄中或者研招網的招生計劃去判斷該學校招生人數,可能造成誤判,有些專業目錄中的招生計劃包括推免生人數,實際擬錄取名單中的人數少一大截;也有些可能有擴招,導致一部分考生看到招生人數少,就選擇放棄心儀的目標院校。
那么大家在搜集包括院校招生人數的相關數據時,研招網的碩士目錄、院校研究生院近三年的專業目錄的招生計劃、近三年最終擬錄取名單該專業實際招生人數,綜合去判斷該校招生人數。如果實在無法判斷,可以電話咨詢院系招辦老師。
一定要學會自己搜集對比報考數據,以同樣的方法可以判斷目標院校的真實招生情況,深度挖掘報考信息。這樣做出的選擇,初試努力才不白費,才有可能是最正確、考上幾率最大的選擇。
當然,擴招僅僅是相對考上的幾率大,但擴招并不等于好考,還需要綜合其他指標,比如復試分數線、考試內容、學校排名等等。
總之,擇校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每一位考研人嚴肅、認真對待,切不可盲目隨大流,別人的主觀感受“好考”、“難考”都不等于你的感受,要以數據說話,最終定下目標院校。
標簽:
2022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