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公共課想要得高分,一定警惕這些誤區
[摘要] 考研公共課的復習要想得高分,除了掌握正確高效的復習方法之外,也要警惕掉入一些復習誤區。因為在考研公共課復習的過程中,很多小伙伴由于缺乏對自身水平以及對考研公共課的正確認知,而盲目聽從各路大神的備考建議,從而陷入考研公共課復習的誤區。
一、數學
1、以為聽懂了就是真的懂了很多同學在數學復習的時候認為聽懂了就可以萬事大吉了,但是一到做題,才發現根本不會,甚至是完全沒有思路。面對這一點其實是很正常的,因為你聽懂的東西其實都是別人的,你根本沒有掌握,將他們變成自己的東西。
我們在數學復習的時候大家一定都會聽一些培訓機構的網絡課程,而講課的老師們往往都是各大機構的王牌教師,實力擔當。這些名師往往會把抽象復雜的知識點講得非常透徹,讓我們一聽就懂,但是此時其實是我們是自認為自己懂了而已。因為我們如果想獲取知識,是必須要經過“思考”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必須是我們主動完成的!
我們聽課的時候其實是一個“被動”過程,所以就會產生上面發生的問題,我明明都聽懂了,但是做題缺不知從何下手。如何解決:
首先我們要明白,無論聽誰的課,怎么聽課,其實都是被動的過程,這點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聽完課程立刻找題練習,我們通過做題這一主動方式來進行思考這個過程。
2、喜歡連續看視頻課程不做題目很多同學在考研復習的時候都存在這個問題,看視頻課程一節接著一節往下看,計劃這等這章都看完再去做題,等到做題的時候發現題目不會做甚至是沒思路,前面所講的內容有的已經忘記,然后再去重新看課程,這種做法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做題是需要我們主動完成的,需要我們動腦思考動手計算,是個辛苦活,一旦題目不會做還會讓我們感到挫敗,這其實就是大家不愿意做題而跟樂于聽課的原因。如何解決: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學完一節就去做相應的題目,這樣可以很好的理解剛剛學到的知識,讓其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3、過于迷戀技巧,渴望一招解決所有很多同學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都很喜歡聽老師們“講技巧”,希望一個技巧能輕松解決所有題目!也正是因為同學們的這種需要,有的小機構會推出一些技巧班,講完再給大家找些對應技巧的題目,同學們學的不亦樂乎,以為自己獲得了開啟寶藏的鑰匙,但是到考試才發現是自己想多了,沒有那么簡單。
隨著復習的深入,我們就會發現越好的技巧適用的題目局限性越大,題目的類型越固定,而在考研的數學卷子上很少會出現這類題目。如何解決:首先做題是有套路的,看到已知條件想到對應方法,對應解題思路,這是可取的。但是建議大家不要對技巧過于執著,數學想考高分只能憑真本事,沒有那么多捷徑可走。
4、做題翻書查公式,考前才背做題愛翻書找公式是所有人都會存在的問題! 種各樣的公式,又多又雜還相似,背了忘,忘了在去背,好不容易記下了,寫出來一看,背竄了。所以有人認為考前背一背就好,背的早了容易忘,也浪費時間。但是實話告訴你,每年都有好多人背不下來,背不完!全放在最后,畫面太美了吧!
如何解決:現學現背,要把能背下來的都提前背好,最后的背誦時間留給政治。
二、英語
1、脫離真題記單詞
絕大多數人在復習伊始,就抱著一本詞匯書狂記,以期擴大自己的詞匯量。雖然詞匯儲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但是盲目苛求詞匯量,忽視單詞的使用功能,會違背了考研英語大綱對于詞匯的要求。
如何解決:
在真題中記單詞。首先,考研英語真題中的常考大綱詞僅為3000多,在真題中記單詞省時高效。其次,在真題中記單詞,因為有特定的語境,能夠快速掌握單詞的語用功能。
2、盲目去做模擬題
一些考生在復習初期,因怕自身英語水平與真題相差太遠,而選擇使用模擬題來進行初步練習,以取得循序漸進逐步提升的復習效果。然而,市面上的絕大多數模擬題不具備真題命制的嚴謹環境——文章選取并不科學,題目設置也不規范——用其進行復習往往會使考生盲目自信或過度沮喪。
如何解決:
考研英語復習應立足真題,在初期復習可以選擇年份相對較早、難度相對較低的真題,后期使用近十年真題復習。
3、完型翻譯不復習
在備考考研英語時,因完型和翻譯所占分值并不如閱讀和寫作那么大,而且復習起來無從下手,不少人都選擇了放棄對完型和翻譯的復習。但是,若因此而放棄了對這20分(或25分)的追求,則失去了考研英語過線的保障。
如何解決:
在復習考研英語時,不可忽視完型和翻譯,而是應找到恰當的解析資料和備考方法,提高復習的“性價比”。
4、寫作全靠背模版
在復習考研英語寫作時,一些人將希望全然寄托在背誦范文或者背誦模板之上。殊不知,閱卷老師眼觀作文千千萬,模板作文看到煩。
如何解決:
背誦模板只是作文備考第一步,如何仿寫以及在思維、語言層面進行突破才是復習考研英語寫作的關鍵之舉。一篇“有思維深度、有華美語言”的文章,無疑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進而獲得高分。
三、政治
1、政治復習不必早動手
很多同學認為政治復習不必早動手,因為動手早了,記住的東西又會忘掉,不劃算。其實,研究生考試不僅是考知識、考背功,而且是考能力、考狀態。能力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過程,臨時抱佛腳于事無補。立馬記住、轉眼刷新,是電腦的特點,人腦的記憶需要反復。
2、政治及格就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研究生考試是博弈型而非達標型的考試,勝出的要害,是你必須取得壓倒對手的優勢。也就是說,對考研中的分數而言,相對才具有絕對的意義。所以,考研勝利的關鍵是要比對手多得分。在對手的得分普遍比較高的情況下,要出乎其類、拔乎其萃,才能最終獲勝。
3、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理論考試參考書》是寶書
在研究生復習方面,國家并沒有指定任何一本書為“欽定教材”,所以,關于“紅寶書”的說法,是以訛傳訛。關于《政治理論考試參考書》,我的看法是,與其他教材一樣,優點是比較精練,是所有同類書中篇幅最小的;缺點是與考試大綱銜接得不夠緊密,一些大綱業已刪除的考點它繼續保留,而大綱新增加的它又沒有及時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