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央財經金融專碩考研備考經驗
[摘要] 中央財大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首批試點高校,每年都有很多的考研小伙伴們選擇央財,接下來將重點講解2019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考研復習經驗。
(1)陸同學考研經驗
01考研信息
報考專業院校:中央財經大學
本科院校專業:河北財經大學
考研初試成績:398(客觀+主觀),數133(56+77),英80(52+28),政71(38+33),專業114。
報考的考研輔導班:跨考教育暑期集訓營
?
02初試專業課復習經驗
專業課的基本情況是復習期間金融學的書至少看了5遍吧,由于后期看一遍書比較快,所以也沒有具體統計。公司財務就看的比較少,公司財務我是看到17章,完整看了3遍,后面習題完整的做了3遍,最后還做了2遍錯題。由于本科期間我們公司財務老師也參與了劉力那本書的編輯,所以我看的比較多的是老師當時給的課件。除了這兩本書,我當時還看了張禮卿國際金融學,國金我是刷了3遍以上的,而且剛開始是分章看,后來做了真題我國金就是看的完整版,很遺憾,在14年專業課卷子中,國金題目不多。大家分析14年的真題,可以發現14年的題目與13年、12年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所以說老師出卷風格還是比較難預測的,看的多,你自然就把握大。
?
我當時復習的節奏是,第一遍看書時,我會抄筆記,這樣可以防止看了就忘,大家應該都看到了我做的筆記,當時沒想過給別人看,所以都是寫的自己覺得比較難記憶的,如果你是跨專業或者外??忌?,建議不要只看我筆記,一定要先看書,書要看得你知道一個名詞來自于哪章的地步。
?
理論最好是要理解,能自己推出一部分,不要光背,理論畢竟太多,光背容易背混淆。筆記還有一個大的作用就是最后幾天用,畢竟最后幾天大家都會著急,這個好像沒看,那個好像沒記,如果有筆記,就看自己筆記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提升自信心。然后我當時是把李建那本書后面的每章總結背了的,然后再根據自己筆記記一些。我記得四個月的準備期間,每天上午我都是看專業課,包括后來政治沖刺,我會抽一個小時背政治,不過其他時候還是看專業課。
?
金融學是每天必看的,一般會看到累了,再做做數學或者公司財務調節一下。雖然說431考金融學和公司財務,個人覺得公司財務比較有趣,我比較喜歡做公司財務的題目,所以看公司財務時一般是用來調節,金融學就比較難啃了。大家普遍都會感覺到看第一遍金融學跟沒看一樣,這個時候不要慌張,接著看第二遍,第三遍,慢慢的你就會感覺比較熟悉,也能看進去了。我看第一遍金融學時,一章大概要花3個小時,所以第一輪大概花了接近一個月。第二輪就比較好了,第二輪掃的時候只花了半個月,后面第三輪第四輪就更快了。當然由于我本科期間學過這本書,所以說比較熟悉,如果各位是跨專業和外??忌?,那么可以建議大家先把目錄熟悉一下,知道這本書的邏輯,這樣就沒那么費勁。
?
另外一塊就是公司財務了,由于本科期間公司財務是我最喜歡的課之一,所以復習的時候還是比較開心的,我也比較喜歡做公司財務的題目。由于劉力那本書只有課后習題的答案,沒有具體解題過程,有些題目真的很糾結,所以我也買了一些機構出的答案的書。公司財務與金融學不同的時你可以找考點,基本上的考點不會偏,所以雖然書看上去很厚,復習還是很快的,大家不要著急。
?
最后一塊就是我說的國際金融了,這本書比較難,也很難啃,因為很多大標題和小標題,不過我覺得這個本價值還是挺大的,大家可以對照考綱擴張一下自己的知識點。除了這些,如果大家對于哪個知識點比較困惑,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去參考鄭振龍的《金融市場》、《金融工程》等,這些都是復試的參考書目。復試其實就是把金融學的各個章節進一步擴張加深難度。
?
我在整個復習過程中除了一些專業課的參考書目之外,還用了跨考教育鄭炳老師的《金融碩士真題解析與習題詳解》那本黃皮書,在后期的沖刺階段用了跨考教育鄭炳老師的最后三套卷,講解的很透徹、也很詳細。
?
(2)任同學考研經驗
01考研信息
報考專業院校:中央財經大學
本科院校專業:山東財經大學
考研初試成績:政治70+,英語二75,395經濟聯考綜合120,專業課110
報考的考研輔導班:跨考教育半年集訓營
02初試專業課復習經驗
像中財本校本專業的,底子比較好,可能不需要太大的精力。像我這種零基礎的,一戰的時候我只能說自己學了點皮毛,就是書過了幾遍,真正金融的本質是沒有深入骨髓的。所以到了二戰,痛定思痛,我認認真真準備了專業課(基本上占了整個考研時間的百分之五十),最后成績也提高了近20分,我不僅看了指定書本,也額外加了復試的國際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市場學(因為一戰準備復試的時候大概過了一遍,所以書上有什么重點心里還是有數的)。
?
中途想過今年考人大的非全所以買了黃達的貨幣金融學、易綱的貨幣銀行學(后來也當做參考書翻了翻),證券從業的兩門我今年考了,注會的財管作為公司財務的輔助(陳華亭老師講的很好,我基本上了聽了他的重點章節的基礎班,可惜老師已經仙逝了)。然后我直到二戰重新看經驗貼的時候才知道大家專業課都做了筆記,今年我也好好做了筆記,包括手寫的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訴題+word做成的難點和補充材料?,F在分兩本書介紹一下:
?
金融學:我大概是16年6月初決定二戰的。由于底子比較差,我第一遍看書的很慢,認真聽了一遍李健老師網上的公開課。聽完一遍說真的,和你自己看一遍書還是不一樣的。第二遍我認真做了筆記(手寫的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訴題+word的李健老師課件、書上難點和補充材料)第二遍很費時間,基本已經到了9月底了。經驗貼很多大神金融學都看了5遍,由于我筆記的內容很多,第三遍我把筆記認真過了一遍,最后一共只刷了4遍。
?
遍數只是圖個心理安慰,關鍵是你看書的質量,你真正看懂了多少,看進腦子里多少才是王道。前幾遍書上的邊邊角角都要看到,主要應付選擇判斷和名詞解釋(畢竟真題考的很細,記得復試考過一道判斷,“唐代出現的類似“飛錢”,是我國最早的匯兌業務”——書315頁,真的是不知道要看得多細才能恍然大悟);最后一兩遍主要就是背背名詞簡答論述。最后看書的效果是:
?
①要建立起整體的框架,以及和公司財務、其他復試書的聯系(5章和金融市場學的10章;6章和公司財務的2、3、4、7章;8、9章和金融市場學的2、3、5、6章;9章和公司財務的10、11章;10章和公司財務的14章以及金融工程的前10章;2、3、17章和國際金融的很多章節;7章和國際金融的最后3章)。有些章節真的值得你重點總結,比如說第二章,你光看書會覺得很少,但是我word總結了15頁之多,像每一種貨幣職能的特點作用、每一種國家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的要點比較、最適度通貨區理論、現行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個人認為答案要點是“建立超主權儲備貨幣”)。
?
記得17年選擇考過2-3道關于金本位制等的比較,就是幾個知識點反復考;像是第三章,我起碼結合著國際金融看了很多天,(這幾年國際金融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簡答論述值得反復總結),像是匯率決定理論、實際(有效)匯率、匯率影響因素、匯率的影響、匯率制度比較、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很多都是論述題的熱點;還有就是衍生工具市場,我對金融工程很感興趣,初試很認真的看過金融工程的前10章,像是遠期期貨的比較、期貨期權的比較、期權價值的影響因素、遠期期貨互換的定價等。
?
②書上哪些知識點是考選擇判斷的,哪些是名稱簡答論述(2、3章的上訴,5章的利率決定理論、利率作用以及利率市場化,6章金融資產價格和利率匯率的關系,7章的國際資本流動原因效應,貨幣市場資本市場衍生工具市場的作用,商業銀行的經營業務和經營管理理論,貨幣需求理論,16章的基礎貨幣投放渠道、創造存款貨幣的制約因素和貨幣乘數的影響因素,17章的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調節和影響、國際儲備管理以及通貨膨脹相關,18章貨幣政策的目標、操作中介指標、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等等),這些現在我不看書也能回憶起來,必須要非常非常熟悉!…等等。這些都是檢驗你看書的成果。
?
公司財務:一般是要看3遍書的。強烈推薦大家一定要看杜惠芬和王汀汀的那本公司理財,好像是他們本科的教材。但其實我也是考前幾天和一位研友討論一道實物期權題才知道的。我真正的材料是他們的課件,看完課件你會發現老師考的不全是劉力的那本公司財務,像11年論述的NPV和IRR法比較、14年簡答的WACC和APV法比較、以及基本上所有的計算題,都能在課件上找到答案。17年的第一道計算題和最后一道名詞解釋(紅利的客戶效應),課件上都有但書上是沒有的,拿到題我是暗自竊喜的??!公司財務我也做了筆記(有的是第一年做的),基本上是書上的一些重點+課件+財管補充一些知識點。
?
書后的課后習題一定記得做,基本也是做3遍。畢竟公司財務的拿分點是計算題,像2、3、4章的比較基礎的,5章的每種決策方法,6章的2種資本投資決策,CAPM,10章的配股權價值,MM定理,13章的幾種股利決策和股利分配方式。我強烈建議大家做做課件上的計算題,我基本上是考過的認真做幾遍,沒考過的更是認真做了很多遍(所以今年僥幸押中一道)。
?
最后強調一下真題的重要性,兩年的時間我可以說真題前前后后看了有10遍,每道選擇判斷我都認真標了在書上的哪一頁有原話,計算題認認真真做了幾遍,名詞簡答論述都自己在筆記上寫過一遍,考前反復背過。建議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金融學復試(就是金融學一)的真題,原來考過的題以后可能會考(只是可能哈,比如說15年金融學一考了一道實際利率理論和流動性偏好利率決定理論的主要區別和內容,16年初試就考了利率決定理論的不同學派觀點及其政策主張),這只是押題的一個小技巧,但不一定能押中,主要還是靠大家的復習程度!
?
還有真題的一個作用是,通過大量看真題的簡答論述,你會發現中財老師有比較喜歡考的點(比如貨幣需求理論、利率決定理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等等)這將為你后期的背誦大題指明方向,至少這些考過的點你必須滾瓜爛熟。
?
當然真題的選擇判斷重復率還是有的,這就要求大家有一份相對準確的真題答案。網上主要有圣才的版本,我第一年也買過,說實話效果一般,很多都是錯的(今年我和幾個二戰研友(他們都是復試被刷的)一起討論)。更別提計算題了,記得今年我們群里一個同學哀嚎了很多次,他好像考了370左右,因為計算第二道題做錯了(這是考過的一道原題,但是圣才答案有錯,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非常遺憾。這種一兩分的差距,可能會浪費一年的時間甚至是一生的命運都會改變,這種慘痛的教訓我體會得也很深。而且,現在真題有個有趣的現象,原來只是選擇判斷可能重復,17年一道名稱解釋(IPO折價)以及一道計算題(第二道,關于剩余股利政策的),也是前幾年真題考過的原題??梢?,真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大家能夠重視!我用的真題資料是跨考教育鄭斌老師的《金融碩士真題解析與習題講解》那本黃皮書。
?
關于時間:考場上時間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時間控制很重要。這既需要對知識點的熟練把握,也需要考前刻意訓練一下以及考場上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一戰的時候最后2道論述題只剩10分鐘,名詞解釋一道答了一頁紙。這些一戰的同學可能體會不到,因為你沒有上過考場不知道考場的緊張氣氛,可能時間分配以及每道題的答題量都拿不準。總結經驗教訓,二戰的考前我明確要求自己每道題的答題時間(這也是借鑒往屆學長的經驗):選擇判斷30min,計算10min一道,如果難的話,盡量控制在40min內。名詞解釋五個6min一道(真的不需要寫一頁紙,今年我5道寫了一頁半紙,只有20分不用面面俱到的,關鍵還是答到點上,最多2道一頁紙),簡答四個10min一道(我的經驗是最好能寫書上的原話,因為簡答基本都是書上的,背不全至少要答上大點,剩下的寫一些你的理解),論述兩個15-20min一道(一定要有一個總體的框架,像是短期-長期、國內-國外、微觀-宏觀,論述一般都是當年的熱點,有的考前可以認真的準備。
?
如果實在押不中只能靠你一些臨場的發揮,但這不是亂謅,是你平時有關金融的一些積累,像我國金融市場的發育還不完善,答題無非是從微觀角度——市場參與主體理性程度不高,企業治理結構不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不夠,產權制度不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不高;宏觀角度——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資本市場開放、央行的數量型貨幣政策框架等等。最后,一定切記,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一定不能避實就虛??!剩下的就是湊字數了,字數不夠可以寫大點來湊,哈哈,其實大家答到論訴題基本上都龍飛鳳舞了)
?
關于熱點:考前我也買過一些整理的熱點,很貴但總結的差強人意。但是,當年的熱點無論如何是要總結的,這是你論述題的原材料,也許押不中,但有些point是可以拿來東拼西湊的。所以11、12月份一定要認真總結一些。具體說,可以參考一下當年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我是很認真的看過前3個季度的每篇專欄的,像16年的專欄提到了幾個問題:建立公開市場每日操作常態化機制,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歐日等部分央行的負利率政策。
?
15年第四季度的歐央行推出大規模量化寬松政策)大家不覺得這些都是很好的論述題的素材嗎??很幸運的,16年第三季度有一篇專欄“人民幣正式納入SDR貨幣籃子”,我當時看過就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太棒了,于是認真的背過,初試的論述考了,amazingly,復試的論述還是這道題!??
?
還有當年一些大熱的文章,像16年的“首季開局問大勢”,看過你會發現目前國家的政策基調“從穩增長轉向抑泡沫防風險”。這些都是你寫上就能加分的點。今年的熱點還有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人民幣貶值、供給側改革、債轉股等等??梢越o大家看看我自己總結的一段話(也許17年熱點會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多看些文章,然后提煉出自己的一段話來)這是針對今年的一大熱點總結的——人民幣是否會貶值?
?
短期匯率貶值壓力仍存,長期看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短期來看,隨著美元加息、國內經濟軟著陸、房地產泡沫加劇、股債雙殺等,致使資本外流壓力繼續增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仍存。但長期看,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經濟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實現筑底成功,企業盈利開始好轉,同時利率水平將在窄幅區間波動,流動性易緊難松,依靠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穩定經濟增長的局面難以再現,經濟增長和結構性改革將步入良性發展。
?
同時,財政政策將接棒貨幣政策成為穩增長、調結構的主要政策手段,政策基調以不爆發系統性風險為主,以時間換空間,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取時間。所以,在經歷了黑天鵝事件頻發(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股債市場擠泡沫、企業去杠桿、經濟軟著陸等一系列難關后,中國經濟有望迎來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人民幣匯率有望逐漸趨穩回升,并最終演變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要從根本上解決人民幣貶值這一問題必須嚴控資產泡沫繼續膨脹,通過大力推進經濟改革提高增長效率。
以上就是2019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碩考研復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