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學院和中丹學院近日舉辦首屆“前沿交叉科學暑期學校”。學生均為國際留學生,課程面向國科大全體學生開放。
暑期學校邀請了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休斯敦大學、美國密蘇里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丹麥技術大學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教授傳道授業解惑。來自世界各地的80多名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感受了院士、名師的學術風采與魅力,還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觀,饒有興趣地向實驗室工作人員學習并探討科學問題。
70歲高齡的石耀霖院士流利地用英文授課,生動有趣、引人入勝,課后還與學生深入互動,為其答疑解惑。學生紛紛豎起大拇指,為石院士“點贊”。來自美國的Tom Kellie教授是下午1點半的課,但他在中午12點就趕到教室,提前寫好板書方便教學。他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讓學生輕松記住了學術論文寫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美國密蘇里大學的Rainer Glaser教授很享受整個授課過程。他興趣廣泛,天文、化學、數學、環境科學均有涉獵。他認為,暑期學校只有向國際化發展,學習和交流才能“無國界”。無論是哪一場講座,教室里都早早擠滿了人。除了參加此次活動的留學生外,其他在校生也在教室后面或過道里找好“容身之地”,站著聽完后才離開。國科大本校生張曉雖雙腿有些酸麻,仍連連贊嘆這次“蹭課”受益匪淺。
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理論結合實際,暑期學校的學生還參觀了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分子發育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實驗室及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為學生進行了熱情的講解。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工作人員逐一耐心解答。
國科大副校長、國際學院院長吳岳良提出,“前沿交叉科學暑期學校”與其他暑期學校不同,除學生都是博士生外,還將不同的學科交叉在一起聚集,不同國家的一線專家,讓學生在國際化科學盛宴中共成長。不僅有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講授學科的前沿理論與方法,還有來自學術界的老院士指點留學生科研發展道路。他期望參加課程的學生能夠努力學習,在未來做出創新性的成果,搭起科技交往和友誼的橋梁,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