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還是工作?選對了是天堂選錯了是地獄!
[摘要] 大學四年,不一定是學生生涯中最開心的四年,但一定是最為自由的四年。在這四年,你可以“肆意妄為”,有人選擇上進,有人選擇平庸,也有人選擇墮落,可能當時無法感受這些選擇的差別。可到了大四,面臨畢業季時,就會清楚感受到自己的迷茫,我到底是應該學習選擇考研,還是盡早就業,打下基礎?
可以說考研和工作是困擾所有大學生的“千古難題”,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幾條關于考研和工作到底該怎么選擇的經驗。
一、看個人意愿
一定要根據個人意愿來進行選擇,記住,因為只有你自己下定的決心,你才能堅持下去。
有很多同學考研是因為同學都去考研了,他也想試試,可是卻往往半途而廢,因為他根本沒有下定決心,也自然而然無法堅持到最后。考研是一段漫長的學習之旅,堅定的意念是必不可少的。
也有很多同學想要考研卻因為父母的原因選擇了找工作就業,勉強的情緒下找到的工作自然無法專注,工作效率低下成為常態,在職場只是堪堪生存罷了。
甚至有很多了工作了之后辭職選擇考研,殊不知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雖然為時未晚,但是如果真有一顆考研的心,還是趁早下定決心為好。
所以,在做出考研和工作之間的抉擇前,一定要看清自己的內心究竟想要什么,再慎重做決定,做了之后就不要后悔,堅定地走下去!
二、看所學專業
在做考研還是工作的選擇題時,專業是我們要優先考慮的因素之一!
在本科階段,其實不同專業所接受的教育程度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區別的。
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同學在本科階段只要有勤勤懇懇埋頭寫代碼,那么在畢業之后可以就有著很強的就業優勢。
而經管類專業,如金融、國貿、工商管理這類專業,大部分院校本科階段的教育深度不足,如果沒有充足的實習經驗直接去找工作的話,很容易就碰一鼻子灰,往往會有很多經管類學生選擇考研。
所以你要正確認知你的專業在本科階段的教育深度和就業優勢,和碩士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劃到同一標準后進行比較,再決定是考研或是工作。
三、看經濟條件
只有出了象牙塔才知道社會的現實與殘酷,沒有一個好的經濟基礎,什么都是白搭。
隨著現在本科學歷的大眾化,研究生學歷成為了新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考研,可是每年的研究生名額就那么多,這就意味著考研失敗的比例將越來越高。
有人說考研一戰失敗,還有二戰;二戰失敗,我還可以三戰,直到考上為止。
可現實卻是,一戰失敗,再選擇二戰,這一年的時光你不僅會加重家庭的負擔,更會失去就業的最大優勢——應屆生身份。二戰失敗之后再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難度就會陡然上升,因為有很多單位都只愿意招收應屆生。
所以,如果家庭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話,選擇考研的話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努力再努力,因為你背負的是父母的希望和辛勞。畢竟選擇工作的話,你可以給家中減輕許多負擔。
其實,大學畢業是人生的一個岔路口,考研和工作只是其中的兩條分支而已,愿意努力奮斗的人無論選擇哪個都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