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些,你就領先了七成以上的考研er!
[摘要] 自古以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話用到考研也是再合適不過了,從錄取比例來看,每三個人的成功必然要以七個人的犧牲為代價。我們要做的不是70%的炮灰,而是30%的成功者。而下面這三條考研經驗就是從每年數十萬考研人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正念堅固 如如不動
考研,在長遠看就是拼定力的一件事。所謂定力,就是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考研的對手很多,但真正要戰勝的對手還是自己。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有了定力,人就可以專注,就不會偏離目標,就能潛下心安心備考,沒有定力,就會變得浮躁,無所適從。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備考是枯燥而漫長的,焦躁、煩悶、不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定要做的就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感情和行動。學會排解感情,不要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學習效率。看到別人玩手機、看電影時,更要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目標,不能被別人的行動牽著鼻子走。
更努力
不是努力了沒成功而是努力的不夠所以失敗了
我們常說,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就不可能成功。我認為后半句沒什么問題,但前面這半句必然不對,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沒成功只是因為努力的不夠。
大部分考研的同學對于努力這個詞有個錯誤的認知,認為努力就是在自習室待的比別人久,起的比別人早、睡的比別人晚。然而這一切只是表面的現象罷了。
努力就是效率,這不是一句空話。在自習室如果有一半的時間能夠認真復習,也必然會有一個不錯的成績。借口多了,就是失敗的預兆,如果你立志要考研,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要煎熬 也不要總煎熬
不可否認,考研的過程確實很難熬,學會去忍受煎熬,這是你區別于每年考研大軍中70%的失敗者的原因,但是也不能總是在煎熬中度過,否則很容易使自己奔潰。
考研,歸根到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要用生活的角度、用平常心待之,該學習時就學習,該休息時就休息。不要總是將考研很難、考不上怎么辦之類的信息傳達給自己的大腦,試著用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每完成一階段目標、每解決完一道難題都告訴自己你距成功更近一步。考研,就這么難,考研,也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