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么多年,上了研究生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摘要] 自打我們有記憶開始,我們的身份似乎除了是個孩子,就是一個學生。從幼兒園上學開始算起,很多人上到研究生階段,已經是20年的讀書生涯,似乎一直在讀書,一直在考試。
在古代,我們可以算得上是讀書人了。然而,我們真的是讀書人嗎?很多同學的讀書,只是不停地在為各種各樣的考試做準備罷了。考上了研究生,你才知道自己很土鱉,尤其是考上了“985”高校的研究生,人才薈萃。
考研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大學四年都荒廢了
高考結束,很多人因為休息就真的歇下來了。可以說,大學期間的考試,是不需要有太大壓力的。尤其是期末考試,考前突擊背誦一下,就可以拿到一個還不錯的分數,甚至是考到第一名。事實上,我們真的學了多少專業的知識呢?自己也答不上來。恰逢考研,你才發現很多課程的基礎是非常不牢固的,你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打基礎,去補習大學期間荒廢的課程。
讀研要有求真務實的精神,學習能力很重要
研究生階段和本科階段,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學術性碩士,學校對畢業有一定的要求。僅僅想要通過突擊,那是不能正常畢業的。研究生階段的課程集中在研一就上完了,接下來的時間,你能夠學到什么,領悟什么,就看自己的安排了。研究生階段,做學術的人,一定要有求真務實的精神。這個過程中,學習能力很重要,你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靜下來看書學習,才能完成你的學業。
人才薈萃、虛心學習、謹慎做事很重要
每一個上了高中的同學,都有上大學的機會,除非你自己放棄;然而,不是每一個上了大學的人,都有機會讀研。很多同學甚至是非常努力,也沒有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讀了研,大家都是經過一番篩選才拿到錄取通知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虛心向周圍的人學習,是我們應該有的學習態度;做學術,講求嚴謹,凡事要認真做。
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到了研究生階段,問問自己到底學了什么?這個問題,只有我們自己心里清楚。踏實做事,虛心學習,是我們必須有的態度。做學問不容易,靜心學習是基礎,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