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男人网_青青久久久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国产在线视频网_99这里有精品_250pp久久新

考研政治近代史時間軸總結 省時省力

來源:網絡瀏覽次數:4474發表于2018-08-24

[摘要] 對于很多理科生而言,考研政治實在是令人抓狂的科目,因為要背誦的知識點太多了。比如考研政治中的一科——中國近代史綱要,其要考察的內容中涉及時間的重要時間很多,一不小心就記混了。政治備考≠考前死記硬背,因為政治同時也考察邏輯梳理能力!

政治備考≠考前死記硬背,因為政治同時也考察邏輯梳理能力!近代史知識點比較瑣碎,最好利用時間軸將重要事件、人物串聯起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下面小編總結分享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綱要時間軸,通過這個時間軸就可以推出這段歷史中每一個年份和時間啦!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為各位小伙伴在備考時省時省力。


 一、1840年—1919年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一)主要矛盾


  此時中國的主要矛盾為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就決定了中華民族的兩大歷史任務——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


  為此,農民階級進行了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地主階級的先進分子進行了洋務運動,而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了維新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了辛亥革命,這些斗爭雖然從不同程度上打擊了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但客觀上由于敵人力量的強大,主觀上各革命階級的局限性的影響,這些斗爭最終都走向失敗。


  注意:農民階級——小生產者的局限性;地主階級——落后生產關系的代表;民族資產階級——軟弱性導致的兩面性(革命性與妥協性)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842年,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質的變化。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1865年,洋務運動創辦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上海江南制造總局。(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31885年馮子材指揮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但最終以“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而告結束。說明中國腐敗的社會制度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戰爭屢遭失敗的最重要的原因。


  41895


  (1)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


  (2)《馬關條約》規定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辦工廠,標志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的轉變。


  (3)瓜分中國狂潮由此開始,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


  (4)甲午戰爭一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標志著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的失敗。


  51898年,戊戌維新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開放一定程度的言論、出版、結社自由,使資產階級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權利,促進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61905


  (1)中國同盟會成立,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領導資產階級革命的政黨,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同盟會的綱領為三民主義:


  ①民族主義即民族革命,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族主義的缺陷:一方面沒有明確的反帝綱領。


  ②民權主義即政治革命。內容是“創立民國”。民權主義的缺陷:忽略了廣大勞動群眾在國家中的地位,難以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得到真正的保證。


  ③民生主義即社會革命。內容為“平均地權”。民生主義的缺陷: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難以成為發動群眾的理論武器。


  (2)關于革命與改良的辯論: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這是雙方論戰的焦點。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實行共和。③要不要進行社會革命。


  7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從政權的組成人員看,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這個政權中占有領導和主體的地位。從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項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在相當程度上也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


  81915


  (1)新文化運動的刊物《新青年》提出的基本口號是民主和科學。


  (2)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


  (3)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同封建主義舊文化的斗爭,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延續,以磅礴的氣勢沉重打擊了封建專制主義。


  (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為以五四運動為開端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條件。


  二、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一)主要矛盾


  191954日—1927715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24年—1927年的國民大革命,這就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27715日—193777日,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首的新軍閥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中共建立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進行了土地革命,這就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也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或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193777日—1945815日,此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帶領全國人民進行了抗日戰爭。


  1945815日—1949101日,此時中國的主要矛盾表現為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與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共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帶領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進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戰爭,這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總論: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國人民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后來又有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使人民當家作主;在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表現形式不同,革命任務也有所區別。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第一,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第二,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第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第四,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發生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代。


  21921年,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有了可以信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力量。


  第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思想。


  第三,黨所提出的綱領和奮斗目標,代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第四,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溝通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之間的聯系。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3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為中國人民指出了明確的斗爭目標。


  提出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它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應當是: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問題。


  5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


  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應為“少數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后來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并提出要改善工農的生活狀況。國民黨一大的成功召開,就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61925年,大革命


  ①群眾的動員更為廣大,②斗爭的規模更加宏偉,③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加深刻。中共四大提出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的問題。


  71935


  (1)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瓦窯堡會議: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首先闡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傾關門主義錯誤,強調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領導作用。再次,規定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具體政策。決定將“人民共和國”口號代替“工農共和國”。


  (3)一二九運動:喊出“反對華北自治運動”、“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等口號。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81936年,紅軍的長征勝利。


  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①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②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③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④就是顧全大局、平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⑤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91936年,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年內戰的局面由此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


  101945(抗日戰爭時期的重大事件)


  (1)戰略防御階段(193777日——19381026)


  a193777日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的全面抗戰開始。


  b19378月洛川會議: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強調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關鍵在于使已經發動的抗戰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會議強調必須堅持統一戰線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戰爭路線,是徹底的抗日綱領。


  c19379月平型關大捷:取得全國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次大勝利。


  d19383月臺兒莊大捷: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防御階段國民黨軍隊組織了四大會戰:淞滬會長、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e19385月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①批判了“亡國論”和“速勝論”;


  ②分析中日雙方矛盾的四個特點是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


  ③預測了將經過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其中,戰略相持階段,是中國抗日戰爭能否取得最后勝利的最關鍵的階段。


  (2)戰略相持階段(19381026日——1944年底)


  a1939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成立“防共委員會”,確定了“溶


  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針。日本改變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對國民黨政府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


  b、百團大戰:19408月至12月初,八路軍,對華北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


  的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重要目標的進攻戰役。削弱敵人、壯大自己,逐步改變敵強我弱的態勢、為實行戰略反攻準備條件。


  c、抗日根據地的建設:1940年,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提出了比較完整的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基本綱領、基本政策。(1)三三制的民主政權建設。(2)減租減息,發展生產。(3)文化建設與干部教育。


  d、延安整風運動:《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


  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尤其教條主義是整風運動的重點。


  毛澤東指出,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


  (3)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底——1945815)


  a、創立聯合國:19454月,聯合國制憲會議在美國舊金山舉行,包括中國


  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b、中共七大:1945423日至6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


  會在延安舉行。七大將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創造的理論成果,正式命名為毛澤東思想,并將毛澤東思想規定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


  c、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19451025日,中國政府在臺灣舉行受降儀式。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領50年之久的臺灣以及澎湖列島,由中國收回。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


  d、重慶談判:1945825日,中共中央在對時局的宣言中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的口號。重慶談判從820日到1010日結束。雙方簽署《政


  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確認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


  111946


  (1)全國性內戰開始的標志:1946626日,國民黨軍隊以進攻中原解放區。


  (2)《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史稱《五四指示》):這就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


  121949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開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被認為是新中國奠基的3個歷史性文件。《共同綱領》在當時是全國人民的大憲章,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①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②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③標志著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了。


  三、1949101日—1956年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一)主要矛盾


  1949101日—1952年底,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新中國同帝國主義的


  矛盾,人民大眾與各種敵對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繼續完成民主革命的遺留任務,同時恢復國民經濟。為完成此任務,我們進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造和“剿匪”斗爭。


  1953年—1956年,土地改造完成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權基本鞏固,國民經濟得到恢復,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走資本主義道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們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把資產階級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總論: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走資本主義道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矛盾,此時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使人民成為生產資料和國家的真正主人。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950


  (1)七屆三中全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爭取國家財經經濟的基本好轉。


  (2)建國初期的土改:a.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b.土改中對待富農的政策是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c.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得最好的一次。


  21953


  (1)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具體形式是合作化: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第二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第三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這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2)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具體形式是合作化:第一是手工業生產合作小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第二是手工業供銷合作社,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第三是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這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3)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具體形式是國家資本主義:第一是初級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第二是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階段的個別企業的公私合營,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第三是高級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的全行業的公私合營,這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


  四、1956年至1978年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一)主要矛盾


  此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中共八大指出的矛盾(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我們主要任務應該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生產力。


  20多年也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中取得了建設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中“從無到有”的問題。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956


  (1)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這一基本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


  (2)中共八大:


  ①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


  ②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3、提出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黨內民主集中制。


  ③陳云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系圍繞一個基本方針,即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21957


  (1)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


  ①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


  ②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③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


  ④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2)整風運動


  19574月中共中央下發《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提出這次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


  五、1978年至今社會主義改革開放階段


  (一)主要矛盾


  1978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這次會議重新將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確立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對“八大”精神的繼承和超越,這就決定了我們的主要任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為此,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末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現階段,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全國人民全面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創建節約型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1世紀中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重要時間節點及周年紀念


  1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這次全會為起點,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


  2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獲得一致通過。


  ①《決議》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


  ②《決議》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以及貫穿于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作了科學概括。


  ③《決議》強調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必須繼續堅持毛澤東思想,并以符合實際的新原理新結論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④《決議》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做出了基本結論。歷史決議的通過,標志著黨和國家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


圖片1.jpg

圖片1.jpg

政治80分直達全程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性生活 | 午夜小视频免费 | 亚洲a人 | 国产九九精品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片侵犯亲女视频播放 | 午夜高清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丝袜 | 成人免费视屏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天堂一区 | 日日日操 | 国产在线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潮视 | 午夜a v电影| 婷婷综合一区 | 亚洲欧洲自拍 | 青娱乐av|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免费网站 | 超碰最新网址 |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国产 | 亚洲成人高清 | 精品影院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高清av在线 | 国产精品不卡视频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伦理自拍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久综合亚洲91久久98 | 四虎永久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免费一级黄色电影 | 午夜三区|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